河北:绿色建筑 低碳未来
发布时间:2023-08-28 15:01:37 点击量:0

这里是京雄保交汇处的保定市徐水区,在这个占地5500余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内,河北省目前最大的在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项目——颐和雅园部分完工,并迎来住户入住。
高空俯瞰,灰白相间,主街、巷道、小院布局分明;漫步街巷,移步成景,尽显苏州园林风貌;进入室内,节能门窗、遮阳系统等绿色节能技术应用得淋漓尽致。相较于传统建筑通过空调暖气等主动设备来调节室内气候,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通过应用高性能的外保温墙体、气密性良好的门窗、以及智能环境一体机等新技术新手段,来实现不用暖气空调,即可实现冬暖夏凉。因此,在实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绿色建筑成为当前建筑的新趋势。
如果说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一种高水平的绿色建筑,那么在雄安,商务服务中心,雄安站,市民服务中心等现代化公用建筑,则是绿色建筑的中国榜样。
2018年3月28号,雄安新区设立后的首个大型建设工程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建成。作为雄安首座“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它所集结的绿色创新技术别有洞天。
市民服务中心综合运用了BIM、CIM技术、海绵城市、可再生能源、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等30多项新技术,市民服务中心的各个单体建筑先后获得住建部评定的“高能效建筑”和2022年绿色建筑创新一等奖。
然而市民服务中心为之瞩目的亮点,远不止它本身所集结的诸多创新绿色建筑技术。更让人充满想象的是它探索形成了河北乃至全国绿色建筑的创新“试验田”和未来城市的“样板示范区”。
新区规划区范围内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二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筑标准,其中的政府投资和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截至2022年6月底,已开工建设超低能耗建筑27万平方米,已建成城乡管理服务中心、等一批高质量“绿色建筑+”示范项目。
绿色建筑,低碳未来。自2015年颁布实施第一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标准后,河北率先建成国内第一座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秦皇岛“在水一方”C区15号住宅楼;第一座被动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河北省建筑科技研发中心科研办公楼,以及建成世界规模最大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小区-高碑店列车新城。绿色建筑在河北正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